李平安原本认为太孙有望登基,只要陛下大力支持,昭阳宫一系算不得什么。
元妃受不受宠,全看陛下脸色。
镇北王麾下有十万北疆军卒,陛下手里有京都禁军、地方府兵、平南卫等各部军卒,何况镇北军也要听朝廷调遣。
归根结底,谁能继位是陛下说了算。
皇后、元妃、楚公公乃至所有参与宫斗的人或势力,能做到的就是打击对手,缩小陛下选择范围。
李平安说道:“陛下明晃晃将太孙推出来,必然成为众矢之的,面对昭阳宫阴谋诡计,很难说能撑到最后。”
楚公公微微颔首,算是认可此说法:“那你说陛下为何提拔太子旧部?”
李平安心中有所推测,但是做孙儿的不能将话说完,必须留给楚公公教导的机会。
“孙儿想不通其中缘由,还请爷爷提点。”
“陛下培养太子三十余年,哪怕屡屡失望心寒,仍然愿意给太孙一次搏命机会……”
楚公公说道:“若是太孙能活下来,那就是合格的继承人,顺水推舟送上皇位。
若是半路夭折,人都没了,太子旧部自然就散了,翻不起风浪。
新君登基后,提拔那些降职贬官的能臣干吏,很快就能聚拢一批心腹臣子!”
李平安微微一怔:“搏命?难道昭阳宫敢刺杀太孙?”
“这有什么不敢。”
楚公公睨了孙儿一眼:“当年元妃小产时,你在贡品司当差,莫要说不知小孙子动作?”
李平安追问道:“当时您没在其他地界使手段?”
楚公公摇头道:“娘娘几回谋害不成,本已不抱希望,让小孙子试着下回毒,未曾想事成了。”
李平安强忍内心翻江倒海,当年怀疑果然成真。
当年孙公公在贡品司下毒,自个儿跟在后边全部破坏,尚未来得及跳船背叛,就传来元妃小产的消息。
本以为是贡品司外,还有其他地界下毒,现在确定是有“第三方”在栽赃嫁祸。
李平安知道是谁,却不敢与楚公公说,连忙转移话题:“所以元妃为了报复娘娘,会谋害太孙?”
“说不上报复,正常手段而已。”
楚公公幽幽说道:“陛下摆明了支持太孙,寻常阴谋诡计效用不大,只剩下最后一种手段。”
虚假的夺嫡,波诡云谲。
真实的夺嫡,**消灭!
李平安隐约有种直觉,陛下明知元妃会谋害太孙,非凡不会阻止,说不好会推波助澜。
如同当年小产,皇后做不成,陛下就会出手。
事后一切罪责都在娘娘身上,陛下严惩凶手,宠爱元妃,仍然是世人眼中的好皇帝、好丈夫。
李平安小心问道:“爷爷,当年陛下怎么登上的皇位?”
“前边五个哥哥死了,顺位轮到陛下。”
楚公公随口回答,似是回忆某些事,特意补充了一句:“陛下什么都没做,几个皇子的死因,宗人府玉牒馆记载的清清楚楚。”
李平安不自禁打了个寒颤,很不看好太孙能“逆天改命”。
“爷爷,咱们要不要知会娘娘一声,遣人保护好太孙?”
“你平日里仔细照顾,莫要出事就好!”
……
秋主刑杀,万物凋零。
武德四十六年的秋风比往年冷了许多,陛下早早就离开勤政殿,搬去温调殿处理政务。